永生傳說 – 來自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

我一向都對古埃及文化好有興趣,第一次接觸就是1997年在大英博物館和木乃伊的初遇,在前年春天本來計劃去埃及旅行,結果因為政局不穩,保安局發出紅色旅遊警示,最後改為法國之旅,中間去了倫敦三天,也沒有錯過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

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,康文署在科學館展出由大英博物館提供的逾200件古埃及文明展品,包括金字塔「壓頂石」,以及六具不同身份的木乃伊,難得可以再在香港看到木乃伊,而且根據過往的經驗,例如之前的秦始皇兵馬俑以及羅浮宮的創想,重點式介紹一般都比在當地博物館看更加深刻更加有趣,所以我和恆仔當然不會錯過。

首先看一段影片,介紹古埃及人有關死後的傳說。

古埃及人相信,人死後靈魂來到陰間,會遭受喪葬之神阿努比斯(Anubis)的審判。祂會將死者的心臟放到天秤上,與代表真理的羽毛(Feather of Truth)比重。若該人生前作了壞事,心臟就會較羽毛重,會得到懲罰,永不超生;相反,如果心臟與羽毛的重量一樣,就可以獲得永生,亦因為這樣,埃及人就要好好保存自己的身體。

六具木乃伊各有六個不同的故事,他們分別是來自THEBES的已婚婦人內斯達華狄特、AMUN的女吟唱者塔木特、來自AKHMIM的祭司艾爾都奴、來自THEBEES的神廟歌手、來自HAWARA的幼童以及來自羅馬時期埃及的年輕男子,展覽會同時會展出配合他們身分的文物。

內斯達華狄特的木乃伊分外、中、內三層棺木

埃及在不同時期有不同製作木乃伊的方法,每件木乃伊的形狀、防腐處理的質素和顏色都各有不同。而來自THEBES的已婚婦人內斯達華狄特的時期是古埃及王國顛峰,木乃伊的製作技術亦相當成熟,這具木乃伊堪稱典範作品。

打開三層棺木後,可見死者身上包裹多層麻布,厚達五厘米。

這些是用來包裹著屍體的麻布條,有些會寫滿符咒,也有一些例如左上有顏色邊的可能是由舊衣服製成。

製作木乃伊時,必須先將胃、腸、肺、肝等內臟從身體中取出,分別放進四個卡諾皮克罐中貯存。狼首神,代表東方,罈內貯藏了死者的胃;隼頭神,代表西方,罈內貯藏的是腸;狒狒首神,代表北方,罈內貯藏的是肺;人首,代表南方,罈內貯藏的是肝臟。卡諾皮克罐會連同死者的石棺一同放在墓穴裏。

在古埃及的喪葬文化中,會為亡者繪製死者之書,連同屍體一起安葬。這是死者之書的咒語部份,在中間的五欄文字,每欄均寫上了開啟不同護身符或木乃伊裝飾元素的字詞。

不過最令我驚訝的是古埃及人做文件處理竟然已經用列表的形式,這是在其他國家的歷史文物看不到的東西。

自從做了媽媽之後,看見只有估計兩歲的幼童木乃伊特別傷感。

到羅馬時期的埃及,木乃伊都會做得非常精美,但今次展出的來自羅馬時期埃及的年輕男子木乃伊卻僅以麻布裹屍,沒有棺木,可能科技再發達之後又會有新發現。

科學館特別為這次展覽製作了一系列多媒體節目及互動展品,我只夠時間試了其中一個互動展品 — 木乃伊的誕生,變身成為遺體防腐師,製作古埃及木乃伊,是非常有趣及深刻的體驗。

這個展覽的展期至2017年10月18日,有興趣的朋友現在還趕得及去參觀啊﹗

Comments

comments

3 則迴響於《永生傳說 – 來自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