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讀宗座勸諭:《愛德的聖事》其一

  2007年12月15日,參加送聖體員會的避靜,地點是赤柱的瑪利諾修院。這次避靜,黎神父給了大家一個任務,就是認真閱讀教宗本篤十六世的《愛德的聖事》宗座勸諭。那時,大家都很用心去閱讀和分享,雖然不少章節並不好懂,但經過謙遜而坦誠的交流,當時的感受也頗深刻。惟事隔一年多了,其中的內容也已淡忘了。

  今天是大年初三,十時許才出動去拜年,忽然想起此本小冊子,於是從書堆中檢出來,拿起來重讀其中部分章節。為加深印象,特意把此刻一點感想寫下來。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第二部分,有關「主動參與」這一節。

  以前,我們去參與彌撒都叫「望彌撒」,參與的程度不太高,教友都是安坐在座位中,看著神父主祭,然後跟隨神父、領經員的話,或站,或跪,或坐,或唱,或頌念等等,一一應和著。

  想起曾經在內地的聖堂(包括深圳、廣州、上海、天津等地),在首爾的聖堂,都好像都差不多,主動參與的程度似乎都不夠。記得有一次在瑞士參加了一次德文的彌撒,那就更加顯出教友在彌撒中的被動了。(聽久居瑞士的友人說,當地的神父講道都是從理念出發,沒香港神父那麼生動,所以瑞士教友雖多,嬰兒一出生就領洗,現實的情況卻是愈來愈少年輕人參與彌撒。)

  至於在其他華人地區,香港和台灣的感恩聖祭與人的感覺就較為生動、活潑,而信眾也有頗大的投入感。

屯門贖世主堂的祭台(攝於牛年新春佳節期間)

  就個人的觀察而言,由於贖世主堂的歌詠團「人多勢眾」,足以帶動全體教友在感恩聖祭中高歌讚美天主;而我們一家都愛唱歌,又愛坐在前排,所以也比一般教友投入些。後來當了送聖體員,有特別職務在身,參與彌撒自然就更投入了。

  但看看《宗座勸諭》引述梵二《禮儀憲章》的建議,原來我們的投入參與,仍是有一段距離的。在第71頁上這樣說:

信友在參加感恩聖祭時要「有意識地、虔誠地、主動地參與神聖活動」,信友要「接受天主聖言的教訓,領受吾主聖體餐桌的滋養,感謝天主。向天主奉獻無瑕的祭品,不僅藉司鐸手,而且學習同司鐸一起,奉獻自己,一日復一日的,通過基督中保,與天主及弟兄彼此融化為一。」

本篇發表於 宗教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重讀宗座勸諭:《愛德的聖事》其一 有 3 則回應

  1. 1733 說道:

    歡迎你的到訪,有空再來啊!

  2. Catherine 說道:

    我的意思是具體的如何去做~
    [版主回覆02/05/2009 11:35:00]譬如在 「接受天主聖言的教訓」 ,可用心聆聽神父的講道,一面聽,一面聯想福音裡的詞句,並且看看有沒有不理解的(若當時也不理解則稍後可在公教報再尋找答案),神父要向教友傳達甚麼訊息等;另一方面,想想自己在生活上可以怎麼做,有沒有困難,身邊的親友有沒有做得比自己好而堪當典範的……

  3. Catherine 說道:

    那麼究竟要怎樣做才算投入參與?
    [版主回覆02/04/2009 15:35:00]就如最後一段引文所言:
    信友在參加感恩聖祭時要「有意識地、虔誠地、主動地參與神聖活動」,信友要「接受天主聖言的教訓,領受吾主聖體餐桌的滋養,感謝天主。向天主奉獻無瑕的祭品,不僅藉司鐸手,而且學習同司鐸一起,奉獻自己,一日復一日的,通過基督中保,與天主及弟兄彼此融化為一。」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

Current ye@r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