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世博之旅(三)

今天天氣微晴,是入世博園區三天以來天氣最好的一天,氣温稍升,但感覺還是蠻舒服的。

今天我們被安排由A區入閘,我們一進園,看到阿聯酋館、以色列館的人龍長得很,便打算參觀台灣館。誰知道台灣館亦一早預約滿額,既然來到了,就給它拍個照吧,它的天燈外型,罩著裏面發光的球體,已很有欣賞價值了。

旅行團曾為我們預約中國館,可惜不成功,我們只好先參觀國家館下面的中國省區巿聯合館吧!要進入聯合館也不容易,因為人也是很多,不過因為隊伍是流動的,才不覺時間過得慢,應該不到一個小時,我們便已進入館中。

一入館內,先見到一個富麗堂煌的大堂,再向裏面走才見到各個省館。

內裏共有31個省館,要全部仔細去逛,恐怕要花一天的時間。每個館外型各有千秋,內裏展示的東西亦各具特色。

黑龍江省以冰雪為館的賣點,整個館由內而外都營造出冬天景象,室温比其他館都低,你可以在裏面玩冰壺及模擬滑雪等遊戲。由於館內工作人員會控制人流,所以不覺擠迫。

在某些省館裏,也會看到一些科技與傳統結合的展品,例如你拿著相機,讓身體對準螢幕內的帽子或衣服,便可以自拍。左下圖中央戴了帽子的是大女兒,我也在其他館裏拍了穿上民族服裝的自己。在山東館(右下圖),你也可以在電腦屏幕看竹簡論語。

新疆省館其中一個展區,有一個360度螢幕介紹風土文物,你可以坐下來慢慢欣賞。我們走得累了,正想找個地方休息,卻讓我們在這兒看了一齣活劇。

這個展區中央有一個巨鼓,約有十張枱那麼大。很多父母把孩子放上鼓面拍照,工作人員屢勸不聽,有些父母更索性把鼓面當作孩子的遊樂場。其中一對父母把孩子放上鼓面後,孩子竟玩得性起,不肯下來。由於鼓高而大,孩子跑到鼓的中央,站在周邊的父母就無法抓到他。如是者夫婦二人就在鼓的周邊與孩子追逐,久久無法把孩子抱下來。最終一個遊客看不過眼,趁孩子走近他,一手把他逮著,交還他的父母,這場鬧劇才落幕。

日本館(上圖右)人氣盛,排隊要三小時才可以進去,我們選擇參觀左邊不用排隊的越南館。下圖是以色列館,外型特別,參觀的人也多,我們給它拍個照便好了。

沙特阿拉伯館(上左圖)是除中國館以外最受歡迎的國家館,建造費九億人民幣,開幕以來,排隊時間最長達九小時。今天我的兩位姊姊花了六小時排隊,說是十分值得。因為除了展館內有精采的體驗外,在排隊時也看到多場好戲,包括有兩個女人駡架、兩個男人打架、一個男人插隊被工作人員趕出來時,群眾歡呼喝采…

阿聯酋館(下左圖)也是建築費昂貴的國家館,由名師設計。不想排隊,就跟他們的工作人員拍個照吧!

在不用排長隊的國家館之中,我認為伊朗館最有看頭。

波斯地毯及伊朗傳統音樂令你感受到濃濃的中東情調。

約旦館、越南館及孟加拉館各有特色,其中孟加拉館內,只要花費二、三十元,便有美女為你的手臂描繪花紋,聽說可保存一星期以上。

也看過老撾館、伊拉克館及阿富汗館,我很喜歡阿富汗館的巿集,一些漂亮的handmade圍巾好吸引,可是每條售價800元,心想在阿富汗一定不會賣這個價錢。後來才知道有團友買了一條100元(開價300元)的圍巾,原來在這兒是可以講價的!

南韓館(上圖)展品豐富有趣,是亞洲受歡迎的國家館之一,且不時有表演節目,人氣甚盛;北韓館(下左圖)則相反,展品內容固然貧乏,一進館,就像回到六、七十年代的中國。

今天中午,我們就在斯里蘭卡館吃飯,只是吃一些小食,不算好吃,但其中的咖哩及奶茶卻超好味,值得一試!飯後不用排隊,可直接入館參觀。

中國館果然有氣勢,有君臨天下的霸氣!

今次雖無緣進去中國館,但還有下次,反正它長期安放,不會被拆掉。現時參觀,即使有預約時間,也要排隊兩個小時。

香港館及澳門館就在中國館旁邊,並沒有和其他省館在一起,地位超然,不知會否招來嫉妒?

由於晩上約了上海的朋友吃飯,六時左右便離開園區。後來上網才知道今天入園人數60萬人,破過去一個多月來的紀錄,只因今天是星期六,加上天氣好,大家都興起遊園的興緻。怪不得今天人那麼多,隊那麼長啦!

2 則迴響於《上海世博之旅(三)

  1. 星期六,人特別多,因為大家都趁假期來逛世博。六月底的星期六,人更多,據聞是上海人拿到的免費門票快過期,於是趕緊進場參觀。當天,我們就看見上廁所也要排隊的景象。倘若不是有人願意排三、四個小時,甚至六、七個小時的長龍,相信擠在其他場館的人會更多。

  2. 所以在不同時期來世博,可能有不同經驗,六月底大概不是個好時機吧!會不會因為這個原故,學而不能為我們成功預約中國館呢?因為五月及七月他們都有預約成功的團隊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