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思死亡,處理哀傷

上星期日在聖堂聽了一個由善別會主辦的演講,題目是「反思死亡,處理哀傷」,講者是謝建泉醫生。謝醫生退休前在QEH的腫瘤科工作,面對過許多病人死亡及遺屬哀傷的境況。退休後,創立生死教育學會,教人如何面對死亡及做好死亡準備,最後做到生死兩相安。

謝醫生說死亡可以是感性的課題,也可以是理性的課題,若從感性的層面去探討,較能明白到當事人的心境。剛開始時,他問大家要有多長壽才滿意?死亡的理想地點在家裡還是在醫院?死亡的方式希望是突然的,還是經過疾病過程的?死亡的那一刻盼望有親人相伴,還是想靜悄悄地離去?

原來我們選擇為家人好的死亡方式,為家人來說未必是好。例如有些人選擇突然間死去,是不想在病中負累家人,成為家人的包袱;殊不知原來這反令家人更難受,除了令家人一下子接受不了之外,連臨終遺言也沒有,為家人留下遺憾。

雖是如此,但誰又會知道死亡何時降臨、或如何降臨?所以謝醫生說要做好兩手準備,原來他很早己開始給家人寫情感家書。情感家書不同於一般的平安紙,他交代的不是財產如何分配,遺體如何處理,而是給家人說的心底話,例如說在自己死後,期望家人怎樣繼續生活。如今子女已長大成人,對他們的期望己有修正,所以他的情感家書也不時需要修改。他說死前對家人有幾句話是需要說的,那就是:「謝謝你!」、「對不起,我得罪了你!」、「我不介意,你得罪了我!」、「在天堂見!」。

至於面對悲傷的亡者家屬,作為善別會的成員,我們的態度應如何?該怎樣與他們相處?謝醫生說要「身同感受,引發共鳴」,而具體的做法是:

(一)同在:你要放下其他雜務,關掉手提電話,讓他們覺得此時此刻你是與他們同在,也感受到你對他們的尊重。

(二)同心:要明白他們心中想什麼,知道這一刻什麼是他們認為是最重要的,並在態度上表達出來。

(三)同步:提高敏感度,試圖了解對方的步伐。面對摯親離去,心情常起伏不定,有時會看得開,可是過了幾天又會看不開。你要跟得貼,且要跟得有分寸。

(四)同行:當他們太哀傷,不知道該說什麼話去安慰時,此刻,我們不必說什麼,只需陪伴在側,用身體語言讓他們知道你關心他們便已足夠。

這「四同」,我覺得不但可用於安慰哀傷的亡者家屬,也可以在醫院探訪時用於安慰憂心忡忡的病者家屬。